Abundance vs Scarcity

6 月 9 日我參加了由 Mindvalley 學院組織的,關於如何贏內心財富斗爭 (Winning the Inner Game of Money) 的 Masterclass 網絡研討會,此研討會由約翰•阿薩拉夫主持。我通過電影〈秘密〉認識約翰•阿薩拉夫,影片中他講述了在他的生活中吸引力法則是如何體現的。我在文章“我發生了什麼事?”中講述了他的經歷。

我對網絡研討會寄予很高的期望,因為我們提前知道了,約翰在大腦研究方面有了新的知識,根據這個,我們幾乎可以重建大腦並創造一個可以吸引豐裕的心態。

約翰解釋我們的潛意識、信仰﹑思想和習慣如何破壞我們的成功。在他的模型中的潛意識對人類來說是消極部分,所有的破壞元素都分部在這裡。我認為潛意識是人類神聖的一面,直接連接到宇宙意識。

這是一個很大的矛盾,不是嗎?我更深層次的想,我明白了根本沒有矛盾。上帝尊重人的自由意志。這意味著人們可以對自我意識水平上構建結構,他們認為會支持他們生活的。自我也有潛意識。

我把潛意識的神聖的部分看作為一個深藏在林下苔蘚,樹葉和灌木叢下的老水井。沒有人能看到表層(自我的意識水平)下是一個井,生活取之不盡的源泉。

在研討會期間約翰引導了冥想,他試圖繞過自我的潛意識,直接與潛意識的神聖部分,生命取之不盡的源泉交談。

然而約翰的研討會在很大程度上集中於大腦功能和自我的運營模式,這意味著他與自我在知識水平上交談。他和自我交談,而自我是真正的我們的一個影子,它讓我們被身體和環境限制捕獲。

我有一種感覺,缺少了些什麼。也許我希望約翰與我的內心交談,它有自己的腦海:心不隻是給大腦發送的信號回應,但它有其自身的邏輯,其基礎在自然法則裡,而不是在自我思想中。也許我期待一個問題的答案,為什麼特別是我,享受著精神上的富足和驅動力不是物質上的富足,要追求物質財富,成為一個百萬富翁。答案是重要的,因為問題的關鍵是,為什麼每個人都須要心懷成為一個百萬富翁的夢想:

世界的財富積累在一小群人手中,他們盡其所能的把利潤轉移到(避稅天堂)私人銀行賬戶。當然也有富豪,盡他們的社會責任,他們獲得財富的同時也分享自己的財富來為服務人民。然而,在我的印象中,超級富豪懷著意見,一個銀行家言簡意賅地說明,80% 的人都是白痴,他們不能管理自己的財務狀況。因此他們認為幾乎是他們的職責把資金收集起來並維持在他們的安全金庫裡,甚至是利用人們的信任。

人口的薄弱層應該為經濟蕭條付款。20 年前就這樣發生過了,今天在新政府計劃中也是這樣的。政治家都聽有最洪亮的聲音的人的意見。一個公民是無法影響公共決策。

據說,人們應該在選舉中投票,因為它是唯一手段能防止自己反對的力量取得權力。同樣的邏輯也能適用於物質財富的問題:那些人不是為了物質價值追逐豐裕的物質,而是為了分享它,以便幫助其他人找到他們的心理和精神資源,尤其要追求豐裕的物質。

物質財富本身並不會提高精神財富,但經濟安全創造安康,讓心靈成長和精神財富變成可能。當物質財富在想分享它的人之中積累,我們實際上可以減少金融精英奴役人類所帶來的影響。

參見:

視頻:

Nick Hanauer: Beware, fellow plutocrats, the pitchforks are coming
Wayne Dyer: Faith/Synchronicity/Consciousness